OLED 历经消费电子去库存周期,行业价格已经触底且有回暖预期。跟踪共振历经消费电子需求持续萎靡+面板下行周期,报告OLED 手机面板价格在过去两年持续承压。存增量周期根据CINNO Research 数据,量市链开2022 年柔性OLED 手机面板价格不断下滑,场和产业年内累计降幅达19.8%;23 年年初以来,市场产品价格仍持续下行,启新8 月以来降幅逐步收窄,行业23 年10 月,跟踪共振柔性OLED 手机面板6.7 英寸价格为24.5 美金/片,报告较9 月环比持平。存增量周期在需求持续景气的量市链开带动下,刚性及柔性AMOLED 面板价格降幅收敛后趋稳,场和产业其中柔性AMOLED 面板主力厂商为挽回长期现金流亏损状况逐步开始从低价产品上调价格,市场并有向上蔓延的趋势。根据集微网消息,随着华为Mata 60 系列热卖,以及其他手机厂商持续高端化,使国内柔性OLED 需求陡增,造成结构性供应紧张的局面,近日,国内柔性OLED 面板或将开始涨价,涨幅在10%以内。
基于对OLED 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的判断,我们认为OLED 产业将开启新一轮的景气周期。
-存量市场:消费电子需求有望+OLED 手机渗透率持续提升提升OLED 面板需求。
根据Canalys,23 年Q3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降幅仅为1%,环比提升明显。根据TrendForce,22 年OLED 面板渗透率为47.7%,预计23 年采用OLED 面板的智能手机渗透率将达50.8%,相较20 年提升17.8pct,随着OLED面板价格降低以及更优秀的显示效果,预计OLED 手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增量市场:中国折叠屏手机逆势高增,OLED 有向更大尺寸发展趋势。(1)折叠屏:在2023 年中国手机市场大盘萎靡不振的状况下,折叠屏手机细分赛道却迎来了大幅度放量增长的态势。根据CINNO Research 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同比增长72%,其中2023 年第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51%,第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99%,已实现连续十一个季度同比正增长。得益于国内柔性OLED 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联合研发,加速了折叠屏相关产品量产并逐步走向成熟,各大主流品牌纷纷在这领域加大投入。根据TrendForce 的报告,2023 年可折叠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预计为1.6%,到2027 年可能超过5%。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中,可折叠智能手机市场将会得到迅速扩张。(2)中尺寸OLED:渗透率预期快速提升,根据Omdia,预计手提电脑OLED 显示器渗透率将从21 年的1.4% 成长至28 年的14%。Omdia 预计苹果将在24 年为iPad Pro 从目前的Mini LED 背光LCD 转向OLED,在苹果的转变下,OLED 渗透率将大幅成长。
国产厂商份额持续增加。根据CINNO,23 年Q2,三星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19.3%,环比-1.4%,市场份额首次跌破50%,为49.9%,主要因越来越多品牌的订单量持续由三星显示转向国产AMOLED 面板;京东方出货量市场份额为15.5%,同比上升6.4pct;维信诺出货量市场份额为9.6%,同比上升1.9pct,位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二;天马出货量市场份额为8.0%,同比上升6.7pct,位居全球第四,国内第三。随着本土面板厂OLED 技术逐步成熟,考虑到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国内手机厂商持续加大OLED 显示面板的采购规模。
投资建议:基于消费电子的复苏,OLED 行业的高成长性,以及国产厂商份额的提升,我们全面看好国产OLED 产业链,建议关注:(1)OLED 面板厂商:维信诺、深天马、京东方A;(2)受益于下游景气度回暖+国产化高替代空间的面板材料:莱特光电。
风险分析:下游需求持续低迷,面板价格波动,新兴显示技术发展不及预期。